弘揚傳統(tǒng)文化
當前位置:首頁 > 姓名算命 > 姓氏名人 >

姓元的名人

更新時間:2014-05-05 08:52:37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美麗心情

歷史上姓元的名人:

元宏: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386年,拓跋珪在北方建立北魏政權(386-556年)日益強大,盡占長江以北地區(qū),成南北朝對峙之勢。傳至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將皇族拓跋姓改成了元姓,自己也改名為元宏,其他庶族仍為拓跋氏。加速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封建化的過程,推動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元勰:字彥和,獻文帝第六子,孝文帝之弟。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轉中書令,改封彭城王。宣武永平元年(508年)被殺,追贈使持節(jié)、侍中、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師領司徒公,謚曰武宣王。其年十一月六日葬于長陵北山。  

 

元結:字次山。唐朝時河南(今洛陽市)人。天寶進士。他繼承陳子昂反對六朝驕儷文風,致力于古文寫作,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者之一。著有《浪說》7篇、《漫記》7篇等。

元。鹤治⒅L瞥瘯r河南(今洛陽市)人。元和元年,對策舉制科第一。任左拾遺。早期反對權貴宦官,但后轉而依附宦官。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共同提倡新樂府,兩人齊名,世稱元白;詩稱元和體。著有《元氏長慶集》100卷,今存60卷。所作傳奇《會真記》,記張生與崔鶯鶯之事,為后來《西廂記》所本。終年52歲。

元載:字公輔,岐山人。唐代天下元帥行軍司馬。嗜學好屬文,以明莊、老、文、列四子之學,策入高科。初授新平尉,歷度支郎中。肅宗嘉其奏對,委以國計。充使江淮,都領漕挽。俄遷戶部侍郎度支使,并諸道轉運使。以附李輔國,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排去忠良,引用貪猥。大歷中,以賄敗,伏誅。集十卷,今存詩一首。

元絳:字厚之(1008-1083),祖籍南城縣東興鄉(xiāng)蘇源村(今黎川縣荷源鄉(xiāng)蘇源村),祖父元德昭為五代吳越丞相,遂為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北宋大臣、文學家。元絳從小聰穎好學,5歲時便能作詩,9歲時拜見荊南(今湖北省江陵)太守,太守試以三題,并將其文章呈進于朝。天圣八年(1030年)進士及第。初授江寧推官,攝上元令(現(xiàn)均屬江蘇江寧)。當?shù)赜幸缓缽娡醣,欺男霸女橫行鄉(xiāng)里。元絳不懼豪紳,依法將其捕獲,予以斬首。元絳善于斷案,有一婦人狀告鄰居與其夫嗜酒爭吵,乘黑入室砍斷其夫腳。元絳見該婦哭而不哀,言其夜與夫同眠卻衣裙無血污、該婦回去后與一僧私語談笑。即令捕回婦、僧,審出實為奸情殺夫。百姓無不稱頌。安撫使范仲淹將其調任永新知縣,后改任通州海門縣(今江蘇省啟東東北)。該地民眾多以販鹽為生,按律鹽為官辦,百姓販鹽犯法,制置使欲治鹽販罪。元絳認為該地產(chǎn)鹽,并以此為生,超過規(guī)定存鹽數(shù),情有可原,宜略施懲戒放之。后升江西轉運判官、知臺州(今屬浙江。,轉為度支判官;视铀哪辏1053年)為廣東轉運使,遷工部郎中,歷兩浙、河北轉運使,召拜鹽鐵副使,擢天章閣待制、知福州,進龍圖閣直學士,調廣、越、荊南,為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熙寧八年(1075年)十二月,自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判太常寺兼群牧使、工部侍郎拜參知政事。元豐二年(1079年)五月,受耆寧(神宗子)事牽連,貶知亳州,改潁州。三年,加資政殿學士、知青州。四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絳在官期間,操持有當,支持王安石變法。工于詩文,“景靈宮”作神御11殿,令其作《上梁文》,一夜之間完成。朝廷頒給少數(shù)民族首領及外國詔書亦多出自其手。著有《玉堂集》,《全宋詞》存其詞2首,《宋詩紀事》存其詩6首。卒后,贈太子少師,謚號“章簡”。

元景皓:公元550年,高洋廢掉了東魏的孝靜帝,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齊朝,歷史上稱為北齊。在原來的東魏政權中,元氏貴族勢力龐大。高洋奪權后,為了鞏固他的統(tǒng)治,就盡力削減和限制元氏貴族的勢力,這樣一來,與元氏貴族的矛盾就非常尖銳了。有一次,高洋要到晉陽巡行,擔心元氏貴族趁機謀反,就對元氏貴族大加殺害。當時的定襄縣令叫元景安,他為了逃避被殺的厄運,想改成高姓。他的堂兄元景皓聽說后,怒斥元景安:“為了保全自己,竟拋棄祖宗,換成別人的姓,太可恥了!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意思是說,大丈夫寧可為玉器而被打碎,怎么能求做完整的瓦片,茍且偷生?貪生怕死、一心保命保官的元景安竟把堂兄的話告訴了高洋。高洋對元氏貴族本來就懷有戒心,聽到這事,更是火冒三丈,立刻下令殺了元景皓。后來常用“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比喻寧愿為正義而死,不愿茍且偷生。

元德昭:本姓危,字明遠,五代時江西省南城縣東興鄉(xiāng)蘇源村(今黎川縣荷源鄉(xiāng)蘇源村)人。吳越王重其才,忌“危”字刀下有“厄”,改姓元,后由于戰(zhàn)功卓著,拜為丞相。

元奉宗:字知禮(961-1038),北宋余杭(治今浙江省杭州)人。景德二年(1005年)進士,釋褐知歙州績溪縣,徙常州武進令;為漳州從事,除忠正軍節(jié)度掌書記,俄改淮南幕、擢太子中允,領廬州榷酤,又知蜀州晉原縣。仁宗時,遷太常丞,賜五品服,知通州海門縣,又遷太常博士。入拜尚書屯田員外郎,有監(jiān)郡之行,請余杭一閑局,求分務南都,旋即告老歸姑蘇,終官都官員外郎。子絳。仲淹“以公年德,嘗修鄉(xiāng)丈之禮”;又因其“孝友之風”、“抱道于身”而加敬,為撰墓志。

元好問:字裕之(1190-1257),號遺山,金代秀容(今山西省忻縣)人。系出元魏,七歲能詩,興定三年進士,官至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亡不仕。古文繼承韓柳,結構嚴密。詩主風骨,反對浮艷。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編有中州集。著有遺山集、續(xù)夷堅志。金庸小說中的“問世間,情是何物”正是出自他的詞《摸魚兒》。

此外,還有元浩、元跬、元康、元崇,均為唐代高僧,對推動佛教文化起了巨大作用等元氏名人。

姓元的明星:

元彪

夏令震(1957.07.26——),藝名元彪,是香港動作演員,七小福成員之一。7歲入于占元開辦的中國戲劇學院學習京劇,取藝名“元彪”。10歲起就作為兒童演員參加影視演出。70年代曾參演李小龍的《精武門》、《龍爭虎斗》以及胡金銓的《忠烈圖》,也曾參演邵氏的《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三少爺?shù)膭Α返裙叛b武俠片。元彪常追隨師兄洪金寶、成龍拍片。1979年他主演由洪金寶執(zhí)導的《雜家小子》,一舉成名。曾獲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臺灣金馬獎最佳武術指導獎。在國內是家喻戶曉的影視演員。

元華

元華(1952.09.02——)香港演員,“七小福”之一,師承于占元,身為二師兄,與成龍、洪金寶、元彪、元奎等人同為師兄弟,是香港老一輩的武術指導和功夫巨星。第一次參與演出的電影是1972年李小龍的《精武門》,后來加入邵氏電影公司,拍過很多喜劇。2004年憑借周星馳的電影《功夫》奪得第二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及第十屆金紫荊獎最佳男配角

元秋

元秋,本名張轉男(Cheung Cheun Nam),香港前武打電影演員,用過的藝名還有甘家鳳、林秀等等。

元秋早年是以武打演員身份出身。她是元龍(先洪金寶再成龍)、元樓(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人擔任的《七小!返膸熋,從十歲開始便接受師傅于占元訓練,七年后踏入電影圈擔任替身,為當時少見的女替身。她曾在007電影《鐵金剛大戰(zhàn)金槍客》中飾演Lieutenant Hip的niece "Nara",不過戲分少,字幕上沒提到她的名字,不算是正式的邦女郎。隨后因為結了婚而于八十年代息影。

元奎

元奎,監(jiān)制、導演、動作指導,生于1951年。師承京劇大師于占元,早于1970年起已出任龍虎武師,香港“七小福”之一,較少亮相于目前的他比其他師兄弟的身份要純粹一些,他是香港最著名的武術指導之一,和劉鎮(zhèn)偉合作默契。他在《新精武門》、《賭圣》中均有出場,不過最令人記住他的一句對白卻是出現(xiàn)在《方世玉2》中的“安全第一”。

元彬

元彬(韓國明星)即元斌(韓國明星)。

元斌原名金道振,韓國男演員,頂級韓流明星。元斌1977年出生在韓國江原道旌善郡北部,家中有1個哥哥和3個姐姐。1995年,18歲的他因參加選拔賽而出道。2000年因出演連續(xù)劇《藍色生死戀》而成名,并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演員。2005年11月29日元斌入伍服役,2006年6月因傷提前退伍。2009年憑電影《母親》正式回歸演藝圈,該片并在韓國本土及國際間奪得超過20個獎項。2010年,他更以電影《大叔》成為2010年最賣座電影演員,創(chuàng)下622萬人次觀影高票房,也獲得第47屆韓國電影大鐘賞、第8屆韓國電影大賞等影帝獎項,也是他入行以來首個影帝獎項。2013年7月3日,李娜英與元斌共同所屬的經(jīng)紀公司Eden9(韓文名:????)宣布二人正在熱戀中。

上一篇:姓喻的名人
下一篇:姓袁的名人
相關文章
姓暨的名人 姓申屠的名人 姓索的名人 姓邰的名人 姓那的名人 姓閔的名人 姓郝的名人 姓慕容的名人 姓左丘的名人 姓闞的名人
推薦欄目
生辰八字運勢運程在線排盤抽簽情侶速配民俗預測姓名測試手相圖解面相圖解痣相圖解風水知識周公解夢趣味測試節(jié)日祝福陰陽歷轉換萬年歷
如果您不想在當前使用的電腦留下您的算命記錄,請點擊首頁的“重新測試”按鈕,如果沒有此按鈕,說明您的信息已經(jīng)清除
周易等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民間算卦習俗同樣有著長遠的影響,請科學的對待它們,不要執(zhí)迷其中。
The main provision of this Web site:Free fortune-telling and forecast.
Copyright © dajiaz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大家找算命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