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yáng)傳統(tǒng)文化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姓名算命 > 姓氏起源 >

闕姓的來源_闕姓起源_闕姓的來歷

更新時間:2016-03-01 16:53:57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闕姓的來源_闕姓起源_闕姓的來歷

闕姓的來源_闕姓起源_闕姓的來歷

姓氏源流

闕(Què 闕)姓源出有:

1.起源于地名。古代有縣名叫闕鞏,居住在這個縣的人家就以闕為姓。

2.來源于以封地名為氏。春秋時的魯國有邑名為闕黨。有人被封在這個地方,于是以封地名為氏,稱做闕姓。

3.來源于以地名為氏。春秋時期孔子居住在闕里,后來住在這個地方的人,就把地名當(dāng)作自己的姓氏。

4.來源于傕姓。部分“傕姓”改成了“闕姓”。

5.源于地名,出自夏王朝時期大夫關(guān)龍逄的后裔,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據(jù)史籍《風(fēng)俗通義》記載,闕氏為以地命氏,而且是闕氏的主要得姓淵源。

6.源于鮮卑族,出自東漢末期鮮卑官位闕機(jī)、闕居,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闕機(jī),是東漢時期鮮卑聯(lián)盟首領(lǐng)檀石槐所設(shè)置的大人官稱,初為專職圈界牲畜之官職,闕居,亦是類似的大人官稱,分職主掌安營扎寨,筑修營造。后成為軍事長官之一,掌管側(cè)翼軍隊(duì)和后勤保障。這兩類鮮卑大人后連同所屬部下逐漸形成為遼東地區(qū)鮮卑部落,首領(lǐng)多以“闕機(jī)”、“闕居”為姓氏。

7.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后東突厥重臣阿史那·闕特勤,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阿史那·闕特勤,公元684~731年,突厥族,著名唐朝時期后東突厥部貴族、將領(lǐng)。

8.得姓始祖:闕弁(關(guān)弁公、闕弁公、闕公)、阿史那·闕特勤。

遷徙分布

闕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yàn)榈谌傥迨盼婚T閥。今全國闕氏人口約為四十萬五千余人,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25%左右。闕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據(jù)《風(fēng)俗通義》載,闕姓以地名為氏,這是闕氏的主要得姓起源。闕是古代的一種建筑物,通常建在宮殿、祠廟和陵墓前。一般都是左右對稱的裝飾用的建筑物,能反映該家族的地位和勢力。闕氏原流可追溯至距今3700年前夏桀王時,各地《闕氏譜》均載:“本姓系關(guān)龍逢之裔。”史載:桀無道為酒池肉林,龍逢極諫,桀囚而殺之。龍逢遇難后,其裔孫歷經(jīng)商、周兩朝,離夏都安邑沿黃河向東逐漸遷徙,在魯襄公后期,弁公才到達(dá)魯國曲阜縣昌平闕里(今山東省曲阜縣城內(nèi)孔廟東側(cè)闕里街)。闕姓是以弁公為一世。弁公到達(dá)闕里的時間約在公元前550年。公元前549年,孔母攜孔子(當(dāng)時三歲)也到闕里定居,與我族為鄰。闕姓各地宗譜均認(rèn)定闕弁為闕氏的始祖,從中可看出闕是以地名為姓。弁公定居闕里后,至10世安承,在漢文帝(公元前179-公元前158年)時授車騎將軍,因伐楚有功,封下邳英尉侯,欽賜下邳為我族食邑,闕氏族人遂占籍下邳。漢代下邳城址在今江蘇省邳縣城的東南。闕氏向南遷的概況:26世闕宣在漢獻(xiàn)帝(190-219)時授下邳大守,后遷住潭州(今湖南省長沙市),攜眷潭州赴任,為闕氏南遷江南之始。至52世仲仁號文山,江西吉安城人,北宋徽宗時署理泉州政務(wù)攜眷入閩,為闕姓入閩之始祖。南宋紹興時,辭官居龍巖城西門,墓在城北青草盂,呈“鋪天蓋地”形。闕仲仁曾孫懸慰,在理宗時任朝官。闕姓四代簪纓,樂善好施,德澤巖城,巖人尊稱我族為“闕半城”。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懸慰被賈似道誣陷,懸慰與其子八史及家人在巖城慘遭殺戮。56世八史字四十郎,妣周、黃、游氏。黃妣生二子:文福、文政,游氏生三子:文興、文運(yùn)、文祥,年幼居豐田嶺下而幸免于難。闕姓家族,在臺北市南港區(qū)是屬于望族之一。

今上海市,臺灣省的嘉義市民雄縣、臺北市南港縣,福建省的永定縣、龍巖市、長汀縣、上杭縣、寧德市霞浦縣,江蘇省的常州市武進(jìn)區(qū)、無錫市、徐州市、南京市,宿遷市、泗陽縣,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欽州市,博白縣、梧州市、北流縣、南寧市,浙江省的杭州市、溫州市平陽縣、麗水市遂昌縣、麗水市松陽縣,湖南省的常德市桃源縣、懷化市辰溪縣、漣源市,廣東省的海豐市,河南省的駐馬店遂平縣、新蔡縣,周口市沈丘縣,陜西省的西安市,安徽省的蕭縣,河北省的唐山市,江西省的大余縣,重慶市的梁平縣,湖北省的宜昌市等地,均有闕氏族人分布。

上一篇:權(quán)姓的來源_權(quán)姓起源_權(quán)姓的來歷
下一篇:饒姓的來源_饒姓起源_饒姓的來歷
相關(guān)文章
沈姓的來源_沈姓起源_沈姓的來歷 逄姓的來源_逄姓起源_逄姓的來歷 士姓的來源_士姓起源_士姓的來歷 野姓的來源_野姓起源_野姓的來歷 媯姓的來源_媯姓起源_媯姓的來歷 暢姓的來源_暢姓起源_暢姓的來歷 烏孫姓的來源_烏孫姓起源_烏孫姓的來歷 強(qiáng)姓的來源_強(qiáng)姓起源_強(qiáng)姓的來歷 東方姓的來源_東方姓起源_東方姓的來歷 勵姓的來源_勵姓起源_勵姓的來歷
推薦欄目
生辰八字運(yùn)勢運(yùn)程在線排盤抽簽情侶速配民俗預(yù)測姓名測試手相圖解面相圖解痣相圖解風(fēng)水知識周公解夢趣味測試節(jié)日祝福陰陽歷轉(zhuǎn)換萬年歷
如果您不想在當(dāng)前使用的電腦留下您的算命記錄,請點(diǎn)擊首頁的“重新測試”按鈕,如果沒有此按鈕,說明您的信息已經(jīng)清除
周易等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民間算卦習(xí)俗同樣有著長遠(yuǎn)的影響,請科學(xué)的對待它們,不要執(zhí)迷其中。
The main provision of this Web site:Free fortune-telling and forecast.
Copyright © dajiaz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大家找算命網(wǎng)